三个月前的盛夏
我们惜别了2017届毕业生
三个月后的初秋
我们欣喜地迎来了2017级新同学
伴随着深秋的习习凉风
陕汽技校2017级新生
开学第一课
拉开序幕
如何引导职业院校学生践行“大国工匠”精神,培育陕汽工匠、西安工匠、陕西工匠乃至“大国工匠”。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创新教学方法,让学生通过开学第一课更深刻的了解陕汽技校,了解陕汽控股集团,了解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智造”转型的迫切需要,陕汽控股集团公司技工学校2017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采用邀请知名校友、中国品牌学奠基人朱则荣来校作“我们的工匠精神”专题报告会形式,给全校师生上了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。
陕西省技工学校指导中心副主任武争鹏、陕汽控股集团技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与2100多名师生聆听了开学第一课。
朱则荣以他23年前在技校学习期间创办西岐书画社、把钢板变成艺术品的学习经历以及走进陕汽、走进车间从开德国机床开始成长为分厂管理者,然后利用学校养成的动手、动脑锻炼的基本技能,边工作边研究,从技校学习、实习和企业一线基层实践中发现了管理学的奥秘和工匠精神精髓,为他今天品牌学、管理学、工匠精神学等学科奠定了理论开创的基础,成为我国国家品牌理论奠基人之一。然后又通俗易懂的阐释了他执笔的《工匠精神原理与六大原则》一书,谈如何培养和成为一名匠人。两个小时的现身说法,言简意赅,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理论研究,给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,全场掌声不断。
正如陕西汽车技工学校书记、校长李亚平在讲话中所说,“我们的工匠精神专题报告会”所要揭示的是我们身边故事,深刻体现工匠精神源于技工教育、工匠精神源于一线制造实践,工匠精神源于工匠式人生的追求,工匠精神贯穿于职业教育始终,工匠精神与每一位师生悉悉相关,工匠精神就在我们身边。
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陕汽控股集团技工学校,37年的办学历史,为陕汽、为陕西汽车工业以及制造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技工人才,近几年,在陕汽控股集团公司统一安排下,充分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,入学即入企的培养理念,吸引一大批贫困生纷纷入校,真正担当其社会责任。不断创新教学,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,一大批类似朱则荣技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,给了他们更多的出彩机会,陕汽技工学校真正成为优秀人才、工匠的培养摇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