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机械设备维修学校介绍,如果说通过职校几年的培养,就能培养出众多的匠人,那是百折百扣的谎言!
一个人若想成为行业精英,如果没有十年八年的专注,根本就很难成为“匠人”。那些身怀绝技的艺人,有几人没有经过长期的苦练,就能轻而易举的拥有绝活?我想,极少!
我们职业院校不仅要传授技能,更要在学生的认知中播种,将匠人的精神植入其中!当他们拥有了匠人的意识,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上,都能干出一番事业。
一、 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
如果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,那就失去了成为匠人的可能。所以,我们老师要想尽办法,结合学生自身的条件,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。
新生入学时,老师要向学生展示专业的魅力,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行业,还要让学生知道学好本专业的意义:它不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,还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只有将专业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,学生才会自动自发地去学习,去钻研,去探索!兴趣是可以培养的,关键看老师如何去引导,如何让学生看到希望,如何让他们在专业里找到快乐!
二、培养习惯好习惯是学生命运的主宰,也是匠人的内在需求
好习惯是学生命运的主宰,也是匠人的内在需求。培育习惯对职业院校老师来说,具有很强的挑战性。因为,众多学生的习惯已形成,大多是些妨碍学习的坏习惯。
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机会,去修正和培育这些孩子。当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时,自然就有探索专业技能的欲望,这个时候,恰恰是我们介入的较好时机:
1、做相应的心理辅导:一定要让学生明白,对专业感兴趣,是一回事,将兴趣变专长,又是一回事;要想在本专业取得一定的成绩,必须下一番苦功夫,要耐得住寂寞!
2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:当我们做项目时,遇到难题怎么办?本能的反应是查阅资料,但是到哪里查阅?查阅什么样的资料?用什么工具去查?这些工具如何使用?这些应该是我们要重点传授的。
俗话说: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靠个人!”但是我们要先教会学生修行的方法才行,这样他们才能在自己的行业里有所作为。况且老师也不是万事通,也需要各种各样的充电,也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学生。
3、反复强化匠人意识:专注和坚持是匠人的精神实质 ,老师在授课的每个环节上,都要巧妙的强化学生这个意识:如果你们坐不了冷板凳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那注定成不了行业精英。
4、倡导大家追求卓越:在写实训报告时,我们会要求学生多次修改,直到写出他们最佳水平,才算过关。起初,有些学生不理解,当我们告诉他们,为何要多此一举时,反而得到了响应。
我们鼓励学生追求最佳水平的事儿,不仅体现在实训报告和技能学习上,还在日常生活上做了相应的引导。生活老师经常跟他们强调,不管做什么事,要么不做,要么出彩!
三、激励措施渴望被认可,给予肯定
一般人都渴望被外界认可,我们学生也不例外!当我们学生钻研专业的时候,只要取得一点成绩,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成绩,学校都要及时的给予奖励,还要给他很大的荣誉。
此刻学校不只是在奖励学生,而是在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,是在弘扬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!我们要为众多学生树立榜样,让这些“英雄”去影响其他学生。
工匠精神没有那么高大上,都是些实实在在的细节。我们应该从生活入手,修正学生的价值观,让他们从小事做起,一丝不苟!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,社会才能拥有众多的匠人!
结语:
当我们巧妙的将匠人精神,成功地植入学生的认知中,那将会有怎样的收获?
教育也需要工匠精神,我们在教育学生时,也要精益求精、精雕细琢,精心的打造每一个小世界,给他们快乐,给他们希望,给他们力量……